您现在的位置:典型案例 > 失信事例
法院借力联动机制 “失踪”老赖终落网
来源:绥宁县   发布时间: 2018-08-02

 刻意隐匿行踪,拒不申报财产,面对老赖的“花式”耍赖,威海高区法院再出重拳。近日,威海高区法院实施第十三次凌晨集中行动,执行干警借力联动机制,到公安机关、不动产登记等多方查找被执行人的信息,准确“定位”老赖住所,将消失许久的被执行人一举“拿下”。


  7月19日凌晨,一直不曾露面的被执行人刘某,被全副武装的执行干警堵在家中,经核实身份后强制带走。到庭后法官对其释理明法,敦促其尽快还款,刘某始终表示无财产可供执行。最终,刘某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依法拘留十五日。


  被执行财产难查、被执行人难找导致的“执行难”,一直是让法院非常头疼的问题。在这个执行案件中,为了攻克“查人找物难”,威海高区法院运用联动机制,积极与公安、不动产等部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查明了被执行人刘某的身份、房产信息,经对比研判,最终确定了刘某下落并顺利实施拘留。


  欠债百万5年只还20万 竟想抵赖不还


  被执行人刘某为威海某典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2年向申请执行人高某借款100万元,并加盖公司印章,约定期限6个月。到期后,刘某陆续还本付息,累计偿还本金20万元,利息支付至2015年4月。高某多次催要余款无果,于2017年3月诉至法院。案件审理期间,刘某便以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为借口,想赖掉这笔借款。法院审理认为,双方虽然在借款协议中约定了还款期限,被告刘某未按时偿还本金,但在到期后陆续还款,最后一次还款时间为2015年5月,说明刘某以其行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2年诉讼时效。原告高某的起诉未过诉讼时效,刘某与该典当公司作为共同借款人,需共同偿还高某本金80万元并按期支付利息。该典当公司后上诉至威海中院,经二审维持原判。2018年4月,高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拒不露面 执行联动机制来助力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邮寄执行通知书、传票等材料到刘某确认的送达地址被退回,多次拨打被执行人电话均被拒接,执行干警2次上门送达也未找到被执行人刘某。同时,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及线下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刘某银行账户6个和被执行人威海某典当公司名下账户1个,共计5000余元。此外,发现刘某名下原有一套房产在案件二审期间被出售。


  联系不到被执行人,又未能查到可供执行财产,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为准确定位隐匿行踪的刘某,法院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查明了刘某的身份信息。执行法官再次到威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刘某送达地址房屋信息情况,明确该房产登记在其配偶名下,刘某应该居住在此。经执行法官前期勘查,一举于7月19日凌晨将其堵在家中。到庭后,刘某交代其名下车辆已抵押给他人,原有的一套房产于今年1月出售,所得款项多数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他10余万元用于偿还另一笔借款。现在无房产,也无存款,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法院依法决定对刘某拘留十五天。


  去年以来,高区法院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着力构建“党委主导、法院主办、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执行联动大格局。与公安、检察、不动产等多部门就查人找车、打击拒执罪、联合惩戒等全方位搭建起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被执行人长期不履行案件取得了良好成效。


附件: